传播学是个筐
2019-04-13 10:17:43
  • 0
  • 0
  • 1
  • 0
谭天
    都说传播学是个筐,什么都可以往里装,但迄今为止都装了什么?不妨按时间轴来粗略整理一下(参考宫承波等的《传播学史》):
       先从传播学的学术渊源说起,即它的“远亲近朋”。 “远亲”是指传播学的三个来源:19世纪的进化论、马克思和弗洛伊德;“近朋”是指20世纪初的芝加哥学派。社会学起源于欧洲,齐美尔(德国,1858-1918)认为社会现象产生于交流、关系和个体之间的互惠,也就是产生于主体间的运动或关系网络。芝加哥学派代表有库利(美国,1864-1929)最早给出“传播”的定义,提出来“初级群”与“镜中自我”,符号互动理论的三个构成。米德(美国,1863-1931)符号互动理论中三个核心概念:社会、自我、思维。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(美国,1859-1952)认为大众传播能联结人、重构社会价值体系,并能改造社会。
       启蒙时代:20世纪20至30年代。李普曼(美国,1889-1974)《公众舆论》拟态环境、刻板成见、议程设置的开始。帕克 (美国,1864-1944)《移民报刊及其控制》发现“把关人”,大众媒介的社会功能,经验式的研究方法。拉斯韦尔(美国,1902-1978)《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》传播三大功能和5W传播模式,内容分析法、大众传播效果研究。30年代属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的法兰克福学派兴起,霍克海默、阿多诺、本雅明、马尔库塞等代表人物多是犹太人,由于纳粹的迫害他们纷纷流亡到美国,由此对美国传播学产生影响。从“大众文化”到“文化工业”。法克克福的批判学派成为美国本土的经验学派和实证主义的对立面。只破不立是不行,但该学派的最后代表哈贝马斯却走出一条新路。
    先驱者时代, 美国传播学崛起,40年代末至50年代 。卢因提出“把关人”、场论和群体动力论。拉斯韦尔在其《传播在社会中的传播结构与功能》中提出“5W”传播模式和大众传播三功能。拉扎斯菲尔德有限效果论和《人民的选择》,他和卡茨合著的《个人影响力》提出二级传播,他是实证研究的典范。霍夫兰将说服理论引入传播学,著有《大众传播实验》和《传播与说服》,他把心理学控制实验的方法用于传播效果研究。此外,《哈钦斯报告》讨论了大众传播的社会责任;维纳的《控制论》对传播学产生了影响;香农的《传播的数学理论》提出信息论及传播模式。拉扎斯菲尔德、拉斯韦尔、卢因和霍夫兰被施拉姆称为美国传播四大奠基人。 施拉姆创办第一个传播学研究(1948),出版《大众传播学》(1949)。伯特兰菲的《一般系统理论基础、发展和应用》(1968),“老三论”在传播学中的应用。纽科姆的对称模式、韦斯特利-麦克莱恩模式、格拍纳模式。
    加拿大学者,20世纪50至60年代。英尼斯,传播的偏向,《帝国与传播》(1950),麦克卢汉,媒介理论,《理解媒介》(1964)。美国传播学科独立(60至70年代),施拉姆计划;有限效果论流行,克拉珀《大众传播的效果》;教化理论(教养理论、涵化理论或培植理论)的建立、改进和争议。
    罗杰斯认为传播学的起源受到三位大师的影响:达尔文、弗洛伊德和马克思。也有不少欧洲国家把大众传播研究划分为四个时代:奠基人时代、拉斯韦尔时代、离散时代和政治权利时代。虽然现代传播学发源于美国,但其哲学摇篮却在欧洲。形成了欧洲批判学派和美国社会功能学派两大学派,但英国传播学的文化研究学派(伯明翰学派)与法德的传播学批判学派(结构主义、符号学和法兰克福学派)又有区别。除上三位大师之外,其他欧洲思想源头有:传播是社会有机体的神经调控系统、媒介是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动因、塔尔德的模仿理论、齐美尔的网络理论等。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